2015年11月23日下午3时,《春江花月夜•五人山水画展》在杭州富春艺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林容生、李江航、张谷旻、丘挺、王平五位全国知名中青年画家的50幅精品佳作。
浙江文联原党组书记、浙江省文化产业协会会长蒋建东,浙江省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徐金平,浙江省文史馆馆员郑竹三,富阳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富阳市黄公望书画院院长洪校生(洪天雨),参展画家林容生、李江航、张谷旻等嘉宾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两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参展的五位画家都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笔墨精神,同时又都有各自的风格,用自己的笔墨语言呈现出对自然的感悟,对艺术的理解。其中,画家李江航曾于2013年11月在富春艺术馆展出山水写生作品——《富春气象一》,时隔两年,他再次参与了这次的《春江花月夜•五人山水画展》。粗旷老辣的笔墨语言,浑厚华滋的画面气息,恣肆自由的图式构成,让大家感受到这位画家不凡的功力以及深厚的思想积淀。
现场观点
郑竹三(浙江省文史馆馆员):这五位画家基本是走在中国传统文脉上的画家,有传统的笔性,传统的样式,然后走向现代,有中西融合的部分,也有对自然的感悟,对艺术的理解。他们不断耕耘,不断变化,形成各自风貌,他们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是国学的,也是时尚的。
这五位画家中我比较关注李江航艺术的发展。他最大的优点是用纯粹的笔墨来表现大自然的美。福建的山是刚强的,而富春的山是有灵性的,他的画画出了富春的灵性和福建的厚重,这两个地方的滋养让他越走越完美。他浓缩了中国画的主要笔墨表现,不是只注重形式,现在学院里的很多师生形式都搞过头了,不是不要形式,而是过于追求形式,变成只做表面文章。中国文化讲究内在的美,就是黄宾虹所说的内美,中国画的内美在哪里?在于笔墨。李江航就抓住了笔墨的内美来表现山水,这是他的成功之处。当代的画家都不缺少技巧,同时也都有自己的形式,但都缺少思想,这是当代画家普遍的问题,包括有些很著名的画家,思想都很欠缺甚至空白。李江航在笔墨的基础上,走知白守黑的老庄哲学,而中国画最重要的哲学就是老庄哲学。我觉得画有两个境界,一个是“有我之境”,一个是“无我之境”,当代的画家基本上都还在“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很难,“无我之境”完全是学问是思想,再加上技巧形成风格。李江航有自己的思想,抓住了老子的“知白守黑”的美学思想,但他还不是完全自觉的,他不缺笔墨,不缺深沉的底蕴,不缺好的身体状态,在东方哲学的研究上,他只要往更深的更透的方向去努力,一定会是一代大家,这是我的期盼。
林容生(画家 福建省画院院长):浙江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地方,杭州人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以及这里的学术研究氛围都是很好的,我来参加这样的一个画展或者说雅集都是很有意义的。浙江的画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多一些,表现在作品上就是更有一种传统的雅趣。福建的画家可能受外来文化影响更多一些,所以表现在作品上就是更加包容,两地画家在一起办展,有一种文化交流的意味,我觉得挺好的。
另一位我和一起来参展的福建画家李江航我也挺关注的,我觉得他最近的作品更加追求主观的意象,在形式上更加注重笔墨本身,笔墨的表达更重于对客观事物的表达,他画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东西,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很高级的追求。我看他在每个阶段的作品都有变化,参展的这几张就更加自我,更加自由。
洪校生(洪天雨)(富阳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富阳市黄公望书画院院长):我第一次看李江航的原作,之前看到的是图片。我觉得他的作品忠实地继承了黄宾虹先生浑厚华滋的扎实画风和出手成章的造型功夫,而且有选择地汲取了宾老晚年“黑宾虹”时期粗旷老辣的笔墨个性,自觉地舍弃了那种因为一味叠加积墨造成的黑不透风的滞涩感与沉闷感。其画面密实而不失通透,粗旷而显得灵动。让这两组极端的艺术概念合二为一水乳交融,难度极大,但李江航做到了,而且做得卓有成效,那是一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处处留神的精神贯注。用“黑宾虹”时期的笔墨力度挥写出“白宾虹”时期的通透灵动,这就是李江航与众不同的高明手段。我很喜欢他的作品,虽然刚刚认识他,但好像神交已久。
梁庸(画家):李江航先生的焦墨山水笔墨语言得益于他扎实深厚的篆书功底,这正契合了黄宾虹的笔墨语境。宾翁正是用篆书笔法入画,形成他浑厚华滋的山水意境。李江航先生在汲取黄家山水笔墨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他自己对焦墨山水的理解与整合,尤其在焦墨山水的气息上下足功夫,同时深入生活,从自然中汲取营养,所以他的焦墨山水厚重灵透,古拙不媚俗,流淌着时代的脉络气息。
刘建民(画家):很多学习黄宾虹的画家,学了很久还是走不出来,没有自己的东西。可是李江航走出来了,这个很不简单,他的画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是走黄宾虹的脉络,但表现出来的又完全是他自己的山水,这一点非常好。
现场图片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