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8日,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的“家园气象--李江航山水画展”在浙江西湖美术馆开展,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王明明为画展题写了展名。展前,中共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接见了李江航,并参观了画展。
李江航为画展专门创作了水墨山水画一百一十八幅,展现福建葱茏劲秀的万千山水,风格独具,內涵沉雄闳肆。在方法论上简化古人“用笔九势” 为“趋、藏、变三势” 。
此次画展是继李江航2007年在中国美术馆、北京大学举办两场水墨山水画展以来的又一次亮相,在水墨艺术领域的探索成果,再次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思考机会与空间。现将部分专家学者对此次画展的评论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1、杨建国 《东方艺术 国画》执行主编
问:对李江航画作的印象。
答:当我第一次见到李江航的画时,我很激动。因为中国画有南北之分,李江航的画让我感觉像是北方画家画的,虽然他长在八闽大地上。他的画有北方汉子的气息,厚实,但是他的厚实又来源于福建的山水,我也去过福建的很多地方,比如武夷山,我觉得江航的山水画真的是福建的山水画。他学黄宾虹,但又跟黄宾虹不一样,黄宾虹画里有阴柔,而他的有阳刚之气。而且江航的书法特别入画。我也了解江航的经历,他是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能承受,所以他能有今天。在福建的山水画家里头,我觉得江航是佼佼者。福建的很多画家我也熟悉,比如王和平 陈北辰等等,相对来说,他们的画比较缠绵,江航的画铿锵。
2、蒋平畴 书法家
问:四年前,李江航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画展,今天,他在这里再一次举办个人画展,您觉得他的作品跟四年前相比有变化吗?
答:在原来的基础上,他有他的思索和探讨。那种大海的情怀,那种家园的气象依然存在,而且显得更宏大,更古朴。我想是福建这个地方深厚的文化积淀给他带来的影响,他小时侯的老师李又含先生的东西依然在他身上有所体现。就像长乐的另一个著名画家陈子奋先生一样,在探索画的技巧画的表现过程中,“千秋都有自己在”,他回望的时候,他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表现中国文化精神上,他的绘画语言显得更老辣。他胆子很大,但他不妄为,他不说妄语,话不多,但从不说妄语。另外,在他的绘画语言里,有诗意的徘徊。孔子说,诗三百,思无邪,在他诗意的徘徊里,他无邪。在他的整个绘画语言里,他无妄无邪。他是一个很率真的人,这种无妄无邪来自于他的率真。任何一个画家想深入发展,必须微妙,如何入微入妙呢?江航有他的思考,他更简练,大道至简,在精神状态上是一种平淡。我把这些归为一个对联:如微如妙归平淡,无妄无邪见率真。
3、陈振环 书法家 画家 半山壑学人
问:跟四年前相比,李江航的画有哪些变化?
答:李江航的画没变的是沉雄大气,他的绘画风格他自己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沉雄宏肆。沉,就是非常有内涵,雄就是阳刚,宏就是博大,肆就是率性。我觉得他这个总结很符合他一贯的追求。我觉得一个山水画家这点非常关键,因为你只有树立了自己的终极目标,才能一步步往前走,才有可能到达顶峰。跟四年前相比,江航在笔墨的追求上成熟度提高了很多,笔墨的运用比四年前更加洒脱,也非常养眼,同时画外功夫,就是在中国哲学的学习和凝练上,他又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他自己非常谦虚,但我作为他的朋友也好,作为半山壑的成员也好,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的这个巨大的进展,但他还不满足,我相信四年五年之后,他会更上一个台阶,在抽象山水方面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4、毛建波 中国美术学院 研究生处处长 教授
问:您之前对李江航的画有了解吗?
答:我之前对他的画和人都没了解。后来,经朋友介绍,看了他的画册,觉得很吃惊,今天身临其境看了他的画,觉得他是一个很难得的人才。现在很多画家通过包装来造成所谓的影响。但是也有很少量的人在默默无闻地 低调地做艺术,这部分人更符合中国传统文人那种做学问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博大,真正能够走出来的面或者说角度是很小的,李江航的焦墨山水还是非常有特色的,他是一个个性很强烈的人,你看他展览的作品,几乎就是一种面貌,用焦墨,以福建的山水为写生对象,浑融、气象博大,看似乱其实不乱,很耐看。李江航的作品对浙江的百姓来说也是了解福建山水的一个机会。一个作品,她可能不一定让我们看到那座山哪条水,但是我们大致能看到福建山水的一种面貌。
问:有人说李江航的画是意味深长的但却并不好看的画,您怎么看?
答:这句话还是比较到位的。不好看,就是说一般老百姓可能不那么喜欢,一般来说,我们所受的教育都是“栩栩如生”之类的,很快的了解所谓的写生对象。但是李江航的画更加符合中国传统文化里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对自然山水的领会,笔墨的表现更符合他心目中的山水形象,懂行的人会觉得意味深长,也就是说能够看出更丰厚的东西。有些山水可能一目了然,看上去很好看,但马上看透了。而李江航的东西却让我们看到山水背后的东西以及笔墨的味道。
5、曾宓 著名画家
问:您能不能说说题词“老笔纷披 气局古谨”这八个字的含义?
答:老笔纷披就是说,他的骨法用笔很老道,很有功力,画的时候,不要犹豫,下笔很痛快,他如果没有这个笔力的话,他就画不出这个效果来。气局古谨就是说他的个人风格很强烈,一看就有他个人的面目,而且这个面目是属于古谨派的,比较深厚,气局比较中庸,跟现在轻浮的不一样,我很喜欢他的这个风格。这八个字就是我对他的评价,没有赶潮流,搞时尚,这里面靠的就是传统的修养,传统的东西不是很华丽,但是可以慢慢欣赏,越看这里面东西越多,这就是传统的内涵。不像一些年轻人东西搞得很华丽,第一眼觉得很好看,再看就没东西了,太浮了,浮在表面上,艺术就怕这种东西。
问:坚持传统的创作道路是不是很难?
答:那当然,心要沉下来,不受外界的干扰,自己做学问。李江航在一般的山水画家里头,有他鲜明的风格,这很不容易的,但是这条道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从更高的角度看,他从章法上还要下点功夫,他还会更上一层楼。
问:李江航的画是否让您找到一些家园的记忆?
答:这个还比较抽象。他生活在福建,有这点味道,但这并不重要,你看黄宾虹把帆船都画在西湖上,西湖没有帆船啊。但这并不重要,主要是骨法用笔,气局。气韵生动才是重要的。
问:您觉得他怎样才能更上一层楼?
答:从传统的“六法”来说的话,第一条,气韵生动,第一点就讲到骨法用笔,就是笔线,笔线还欠缺一点,他将来应该在骨法用笔上面,比如勾 打点等再下点功夫,比如在画好的山上面加个庙,加条船等等,这都要靠骨法用笔,这骨法用笔他还欠缺一点,如果这方面能下功夫,他能再上一个台阶。
6、蔚晓榕 中国美术学院国画学教授 博导
问:对李江航画作的印象。
答:他的作品气象博大,在全国山水画界里头,他是能够放的进去的,气象很大。因为每个地方有他的地缘局限性,一般画家画表现的是地方性,但他超越了这个局限性。他学的是黄宾虹,在我看来,在他这个年龄段,他学的是最好的,他把黄宾虹的符号拿过来,已经变成他个人的一种个性和精神的图像,转换的很好,很自然的转换,他的书法跟他的画高度和谐,他的书法哪怕是写得很小,也很重,写的很大,也很轻盈,他自己有个调节机制,搞得很舒服。
问:对他未来的预测?
答:他是个能反思的人,只会越来越好。
7、张捷 中国美术学院 教授
问:您说您是第一次这么系统地看李江航的画,看过之后,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答:耳目一新。很巧,今天西湖美术馆楼上是黄宾虹的画展,楼下是他的画展,很有意义。他的很多元素也吸收黄宾老的东西,我整体看了下,气比较团,以书入画,用书法的用笔来写,所谓写,就是不是描摹,所以,他也不用很状物的形态,可能都是似是而非,差不多。但是笔触里面都体现了中国文化里传统的用笔,画的很苍茫,焦墨用的比较多。焦墨在中国山水画里是比较独树一帜的,但比较难把握,因为焦墨颜色比较单纯,用枯毫,用浓重的墨,墨分阴阳,墨有浓淡,有的地方温婉一点,有的地方滋润一点,焦墨画又追求一种苍而润之,又要干裂秋分,又要润含春雨,苍和润要结合,才能符合中国画里头的意味。焦墨画对用笔的要求非常高,对用笔的缓急速度,以及枯笔的运用,要求很高。李江航的画,气比较团,他是写出来的,所以整个画面效果比较好,尤其底下的一些小画,比上面的更好,因为小画就像写一个字,大画就像写一篇字,所以更容易整体,不容易散。
问:您觉得李江航的焦墨山水达到一个怎样的境界了?
答:焦墨山水从清代程遂,前几年去世的张仃,以及现代大家黄宾虹,他们的焦墨和李江航的还不一样,李江航在形式上有突破,无论他写太行也好,闽山也好,巴山蜀水也好,他都是在写自己的山,写自我之家山,写“李家山”,他把自我山川的行笔,对于书法的理解力转换到山情水色之中,在山水里面赋予了人文的色彩。笔墨是有生命力的,有血肉的,他把生命的含义附着在笔墨之中,笔墨就变得鲜活了,有灵性了,自我的,有个人风格、魅力、精神的。大家去看这个山川的时候,不是具体的某座山,是心中之丘壑。所以我们说:胸中有丘壑,笔底现云色。山水画家就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行旅和沃游之间去把握。宋代的人看山,元代人为什么看的不一样,元代更文人,觉得我觉得山应该这么画,而不是去状物的,描摹的,不是要像。现在山水画领域,百分之七八十画家是画什么,而你看李江航是画胸中的丘壑,你看很简单的几笔枯毫,就把那种很有意味的、自我的家山表现出来了。还有百分之一二十的人在想我怎么画,只有百分之一二的人在想我为什么要画,这才是中国画最重要的,我为什么要画画,画画的目的是什么,李江航已经理解到这一点,就是天物,自然本色,还有自己的觉悟。天物、觉悟、美化,实际上是这三个大的东西。自然赋予你一样东西,你自己能感悟到什么东西,你又怎样通过笔墨呈现给大家。这是一个山水画家最本质最内敛的东西。
8、张谷旻 中国美术学院 教授
问:您是第一次看到李江航的画吗?
答:是的,我一走进来,就有感触,一边是黄宾虹的,一边是他的,感觉很搭,而且气很壮,这是他的一个特长,上面是大作品,下面是小作品,我觉得下面这些小作品画的太好了,拿捏很得当,枯润表现的特别好,而且画面特别拙。我特别欣赏他的书法,力透纸背,而且是很不经意的,很有味道,小作品恰到好处,大作品也显得很单纯,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系吧,气很足。
9、詹良善 画家
问:对李江航作品的评价。
答:我觉得他的画很有特点,很有个性,黄宾虹的画风跟他的很相似。我们学黄宾虹的画,走进去很难,走出来更难,他走进去了,而且走出来了,这是很不容易的,走出来,走出自己的一个风格。很有个性,我看了以后,还是很有启发的。
10、张伟平 中国美术学院 教授
问:对李江航作品的评价。
答:我们中国美院国画系是搞教学的,李江航在这里显出的是他的象,表象,而我们一看,他里面的东西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很清楚,画的确实很不错。中国画我们一直在争论,就是现在中国画怎么做的问题,他在视觉效果上面做的很不错,笔墨很老辣,这是他常年坚持传统的路子的结果。中国画为什么一直按这个路子生存呢,你要知道它有个绘画元素是不可取代的,这个绘画元素就是笔墨,我们一直在争论中国画的样式什么什么的,其实它不可替代的东西就是笔墨。如果你不在这个道上走,我们就觉得是外道,或者离我们的中心价值比较远,我觉得李江航还是在这个中心价值体系内的。总是有这么一批人在琢磨笔墨的问题,而且的确做的还不错。
11、郑竹三 浙江省文史馆馆员 西湖画院副院长
问:对李江航作品的评价。
答:我看了李江航十几年的画,李江航的山水画以及他艺术发展的轨迹我非常了解。他学黄宾虹,黄宾虹的浑厚华滋在他的画里有重要的传承,黄宾虹的浓紧密厚,他几乎全盘继承。,黄宾虹的另外一个重要成就——外师造化,李江航也继承了这个文脉。把福建八闽的山水用黄宾虹的笔墨,传承的笔墨、用中国大道的美学亮色全面的继承,这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用自己的心灵、自己的体验来画八闽山水,这样既是八闽的,又不是八闽的,而是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的一种浩大的山水精神。用他的思想、用他的技巧、用他的传承、他的心智包括才情来继承,所以他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
问:很多人学黄宾虹,但学黄老,走进去难,走出来也难,您觉得他走出来了吗?
答:学黄宾虹的人很多,但大多只学了个皮毛,黄宾虹的精神主要是浑厚华滋,浑厚很难做到,中国画的浑厚不是西方的那个形式,中国画讲究的是笔墨线条。李江航继承了黄老的用篆书的线条,这就是内行,又继承了我们浙江另外一个画家叫余任天的草书入画,所以他既篆又草,既厚重又生动,所以他走进去了。很多人对黄宾虹以篆书入画不了解,所以只学了个皮毛,而李江航吃透了这一点,所以走进去了。那么走进去了,怎样又能走出来?出来,就是要有自己对山水的体验,光从纸本上去临摹,去学习其端倪,还是不够的,一定要真山真水,所以过去有一句话,学我者昌,似我者亡,他学的是黄宾虹的创作精神,这一点,他也做的非常好。
问:您说您看了他十几年的画了,那么这几年他的画有变化吗?
答:应该说是有发展,原来他走的比较正道,福建福州也是人文荟萃之地,他走的路没有走弯,很多画家走形不走神,不走中国文化的道,走的是西洋画搬过来的道,他一开始就把握的很好,没有走这些旁门左道,八闽文化养育了他,前辈养育了他,碰到这样一个好时代,他有勇气走进去打出来,走传统大道,然后走向现代,越来越简约,越来越大气,是他的最后成就。
12、钱小纯 著名画家
问:第一次看到李江航的话,总体印象是什么?
答:很好,我喜欢他的单纯,我觉得他的最可贵之处是他用的墨这么黑,但是没有黑气。黑气很不好,是一种死气。他画的这么黑,这么重,这么有力度却没有黑气没有死气,这非常好。假如更进一步的话,太用力了,蛮横,但他也没有,这很可贵。我还喜欢他的单纯。假如说还有些建议的话,我觉得一些画面跟前人距离拉的还不开,单纯的、层次越少的东西我越喜欢,因为这完全是他自己的东西。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